人物名片:市文化馆原副馆长
美丽事迹:退休前,李灿煌就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诗人、文化人。1997年,已经退休的李灿煌欣然接受市委、市政府的重托,又担任起《晋江文化丛书》的执行主编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脑血栓、尿毒症,一个个病魔折磨着他。而今,年过7旬的李老每天早上仍然坚持拖着疲惫的身躯,穿过熙来人往的街道,前往文化馆开始他为期半天的工作,中午再回到家里做长达8个小时的透析。
美丽理由:一边与病魔作斗争,一边著书立说,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文化事业。
【作家笔下的美丽晋江人】
长者之风,君子之爱
洪伟辟
我正为李灿煌老师创作一幅肖像画。说真的,我特想画好这幅画,不仅是形似,还想画出他的神采和表达我对他的敬意。
在我的眼中,灿煌老师是一位博学而厚重的长者,崇尚淡泊、但求宁静,与人为善、信守承诺,不轻言、不作态,更不屑于争名计利。正因如此,他才赢得同事们的敬重。
他是一个知名的作家,远在上世纪的50年代,就以一首长诗《姑嫂塔》而蜚声文坛此后的数十年间,又先后出版《闽南相思》《乡心一瓣》和《望云斋吟稿》等十余部诗词、散文和随笔。他所填写的南音曲词《盼望》《我寄相思于燕子》经人一唱就唱进中南海,而那首为一位盲人歌手创作的《我看见阳光》则令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许多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……
他又是个出色的组织者,且不说他在担任文化馆长期间成功地策办过多少回大型文化活动,也不必细数他为本单位挣来了多少奖牌,单说由他主持制定的一套民间职业剧团管理办法,因为做到管理和扶持并重,艺术与票房双赢,所以晋江的戏剧市场一直长盛不衰,在为本市赢得“戏剧之乡”称号的同时,这套管理办法也在全省普遍推广,并得《中国戏剧》记者撰文报道。
他更是一位辛勤的园丁,耕耘《星光》文学季刊数十载,滋润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新人,而今闻名省内外的晋江诗群,也有他付出的一份劳动,打下的一份基础。尤其让人起敬者,乃是他退休后仍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主编《晋江文化丛书》的重任,十多年来,这部集晋江的人文、历史、风光和民俗的大部头,已出齐5辑,现第6辑也即将付梓。届时煌煌38册900万字将全面映现晋江的文化身影。可是你知道否,在这期间,灿煌老师得一边与专家、学者、民间艺人等各方人士商讨文事,另一边还得与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等疾病作抗争,更严重的是,6年前,他突患肾衰竭,每天几乎要24小时进行没完没了的透析,以维持和延续生命。现在除了来看望他的人,与他长相厮守、不离不弃的依然是陪他走过70余年风雨沧桑的书和笔。
我在作画的过程中曾经反复地问过自己:是一股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,使他能无视病魔而忘我地工作?答案有好多,但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字,那就是“爱”。
他酷爱文学,并以此作为终生事业。随着一篇篇佳作的问世,他的心灵也一次次得到净化,品格也不断在升华;他热爱生活,只有热爱生活、珍惜生活的作家,才懂得从生活的酸甜苦辣中获取灵感、吸取源泉、觅取真知;他热爱故乡,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晋江人,是川流不息的晋江水激起他不断进取的信念,而处处飘溢泥香的晋江热土,更时时地熏陶着、焕发着他的文心。人非草木,面对故乡,他能不知恩、不反哺?他笔下数百万言的诗文,绝大部分都是在歌咏故乡晋江。
啊!长者之风、君子之爱,这不就是我在画中所应追求的境界吗?但愿我的画笔真能表达我的心声,更愿灿煌老师健康长寿,如苍松翠柏,坚挺常青。
【延伸阅读】
文化积累之功
黄文山
在晋江一群文化人披寒历暑、默默努力下,《晋江文化丛书》已出版5辑,逾750万
晋江,是众所瞩目的我国经济重镇,同时也是人文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镇。从文化的多角度和多层面汇编一套文化丛书,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丛书资料丰赡、选编得当、装帧精美,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。它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和积累。积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,而地方文化丛书承担的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级。文化事业,尤其需要潜心投入和默默地耕耘,它摒弃浮华虚假和急功近利,既不图一时轰动效应,更不屑为金钱所驱动而迎合读者的趣味。煌煌五大卷的《晋江文化丛书》,让我们看到了盈车嘉穗,也因此认识了积累的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