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天给了她一副清秀的脸庞,一个好听的名字,却剥夺了她说话的能力。
但是,有了爱她的爸妈,爱她的老师,她仍然学会了说话。
她叫余依依,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2010届口语班毕业生,日前顺利通过特殊教育高校自主招生考试,同时被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录取。而这也是晋江特教学校建校20年来第三个考上大学的学生。
记者_陈海勇董严军 通讯员_关委文图
感恩:
许老师的好我都记得
6日下午,余依依“告诉”妈妈:“我要上大学了,我要去告诉老师,这是学校的光荣。”然后,她从安海搭车来到了青阳。她特意买了水果、杏仁和元秘D要送给许文权老师。许老师教了她八年,老师的好,依依一直记在心里。“许老师,你那么瘦,喝了元秘D就能胖点。”听着学生单纯可爱的表达,许老师笑了。
时间回转到2002年,晋江特教学校在泉州地区开办了首个口语实验班,语文学科率先使用北师大教材,在口语康复训练的同时,大大缩短了聋生与健听学生的文化差距。也就在那时,依依来到了这个班,许老师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。
初来乍到时,依依只会说“爸爸”、“妈妈”等几个简单的词,学习成绩一般,经常趴着上课慢慢就睡着了。“老师从a、o、e开始教,我们错了,老师就重复教,从不凶人。从小到大,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我。”依依说,上课的时候,许老师经常讲故事,很有趣,同学们被她逗得哈哈大笑。“可是,我也有点怕许老师。当我做错事时,许老师不再对我笑,我不怕老师批评,我就怕老师不笑着看我。我一看到老师不笑了,我就很难受。”依依说。
成长:“朗诵”让依依成了“明星”
2006年在祖昌体育馆举行的助残日文艺汇演,依依开始被很多人认识,一下子成了校园“明星”。
依依是班里口语康复较好的学生,可要表演诗歌朗诵,却是个新的挑战。不少的字认不得,得注音后一个个攻克,再背诵全文。下课了,同学们在操场上玩,依依拿着稿子静静地看。
那天的表演,虽然个别字词还不清晰,演讲技巧还不纯熟,但上千名观众听懂了、看到了,他们给了依依最热烈的掌声。自此以后,每年的助残日汇演,朗诵成了依依的保留节目。
“那阵子她刚好生病,咳嗽得厉害,我们在台下都替她捏了一把汗。她做到了,朗诵完下台咳得眼泪都出来了。我们给了她生命,可老师让她收获了掌声,让她的人生更精彩,那是我第一次以女儿为骄傲。”时隔多年,依依妈妈颜远丽说起这事,依然激动。
让颜远丽骄傲的事情还有不少,依依在老师的教导下,成长很快:成为学校舞蹈队的主力,曾获泉州市特殊教育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,拿过“泉州市自强不息好少年”称号……
逐梦:
选择服装设计专业
2010年,余依依从晋江特教学校毕业,并通过厦门特殊教育学校面试,入读该校高中部。去年,她成功竞选校学生会主席。在厦门读书的日子里,依依碰到了不少趣事:在餐馆偶遇一对在上海教书的美国夫妇,美国夫妇懂手语,回上海后还经常与其通过视频聊天,遇节日常寄来卡片、书籍等小礼物;在学校被男生追,被当面表白,还有五年级的小同学写来纸条。
这些经历让依依成熟,依依开始憧憬未来。经过考虑,依依决定选择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,因为她此前学过缝纫、画画,这对专业学习应该有较大帮助。
记者手记
微笑着,静待花开的声音
采访依依,记者最深的印象是———老师微笑对她的意义。
“以前我也做错事情,感谢老师原谅了我。现在我要去上大学了,我会想念老师的笑容。我希望老师对我再多些微笑,让我永远记得,老师的微笑对我的生命很重要。”依依说。
和晋江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接触多了,她们的微笑也常常感动着我。都说老师的最大成就是“桃李满天下”,但对特教学校的老师来说,这显然不合适。就拿许老师来说,教书20年,学生不过几十人,依依是她教出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但她们并未因此少了几分爱岗敬业,相反,她们付出更多,只为学生的一点小小进步。她们的爱温暖人心,为残疾儿童点亮一盏灯,为不幸家庭撑起一片晴空。
因为心中有爱,她们微笑着,静待花开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