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新闻网2月25日讯 38岁的庄云英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,独自带着一个11岁的聋哑女儿,半年多来,她定期到晋江市爱心格子铺“买东西”,却从不拿走一样商品……昨日,记者见到了这位母亲。
“你好,你好!”莹莹(化名)不断弯曲右手大拇指,笑容灿烂,这是她在用手语和工作人员问好。莹莹的妈妈庄云英是爱心格子铺的老储户,家住青阳,每个月,她都和女儿一道搭乘公交车来到格子铺,往自己的卡里“存钱”。由于莲屿片区改造,公交车一度无法到站,母女俩就走路来,几乎和到银行定期存款一样,不同的是,这钱是捐给困难孩子的。
庄云英是一位单亲妈妈,独自抚养着聋哑的女儿莹莹。莹莹早产出生后1个月,医生就诊断其为先天听力障碍,听不见,也没法说话。“孩子走路也比别人晚,医生提醒说,孩子可能是脑瘫。”庄云英说,莹莹出生后,她卖掉了田地和房产,带着孩子到北京、广西等地求医。巨额的医疗费让全家一贫如洗,更加不幸的是,庄云英的丈夫在女儿年幼时离开了她们。此后,庄云英带着女儿生活,每天到医院打针、按摩,莹莹的身体逐渐好转,但仍听不见。
6岁时,莹莹戴上助听器,来到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。为了方便照顾女儿,云英住在了泉州,每天接送女儿,照顾起居。8岁时,莹莹进入特教一年级,云英放弃工作,全心全意陪伴女儿成长。“我没有工作,没了经济来源,娘家人给我很大支持。”庄云英感慨命运多舛,但令她欣慰的是,莹莹正读三年级,个性活泼,成绩优异。
“在报纸上,我看到许多更不幸的孩子和家庭,我很能理解那种感受。”庄云英说,尽管自己被不幸笼罩,但她经常告诉女儿,要快乐生活,多做善事。2013年下半年,庄云英成为爱心格子铺储户,每个月,她都把节省下来的100元钱带到爱心格子铺,放进捐款箱就离开。现在,庄云英会带着莹莹去,莹莹愿意在格子铺看书。
在晋江市爱心格子铺、爱心储蓄所,市民购买、捐赠、参加志愿服务等都将计为爱心值,“存”入储蓄所。按照规则,捐赠即可带走等价的物品,庄云英却只捐不拿。“我只是普通人,只能行小善,我觉得,不管哪样的人,行善的心都一样好。”庄云英说。记者_林雅萍